Chinese Education and Culture Association of Canada
WeChat ID: CECAC2019
很多一代移民的华人家长,在中加教育孰轻孰重中挣扎沉浮、摇摆不定。他们几乎都有过无法挤进“白人社会”的恐慌,所以不少父母将白人社交圈等同精英圈。他们既怕自己孩子低人一等,又怕自己英语不好教不好孩子,因此拼了命把孩子送进各种补习班。

但与此同时,也是同一批华人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忘了“本”,忘了“根”,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如果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老外”,想想还真有点接受不了。
于是乎,华人“移二代”们,就是英文也得好,中文补习班也得上,语言嘛,多精通一门,听起来也不是什么坏事……

但在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碰撞下成长的二代移民,却对自己与同龄人的“不同”产生了困惑:
“爸妈经常抱怨中国环境污染严重,有很多假货,我们又不回中国,为什么还要我学中文呢?”

“他们要我变成加拿大的律师医生才逼我上英文补习班。所以我不要浪费精力去学中文。”
而在小编留学期间,则看到二代的华裔同龄人为了“洗白”,拒绝参与任何“像中国人”的活动。还有女生故意将自己晒成小麦色,因为这样看起来才不会“太中国”。
那么学习中文真的没什么好处吗?当然不是!
很多人觉得,华人在国外的最大障碍是肤色和语言,其实不然。中文非但不是阻隔华人和西人的墙,反而在很多时候会是移民华人的亮点。随着中国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客户爸爸”,是否会说中文已经是许多大公司的录取加分条件。
因此外国人都纷纷开始学习中文,连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都花高薪聘请了会中文的保姆。

还有因为念了一首中国唐诗,而征服了全中国人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小外孙女——阿拉贝拉。
特朗普的女儿、美国“第一千金”伊万卡一直在培养子女的中文能力。外媒称,伊万卡在怀孕时读了一本关于早教的书,当时伊万卡便准备让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早早开始学中文。

据悉,阿拉贝拉从18个月大就开始在纽约一家语言机构学习中文。《光明日报》发文称,阿拉贝拉学习中文只是美国千千万万个青少年学习中文热潮的一个缩影。
最近几年,美国中产家庭的孩子出现争先恐后学习中文的景象,有的学校还采用“沉浸式中文项目”进行教学。就是不仅在中文课堂用中文,还要用中文学习其他学科。这是为了告诉孩子,中文并不是他们的学习内容,而是学习其他内容的工具。
此前,伊万卡在社交账号上晒出和小儿子西奥多玩积木的照片。照片一出网友们纷纷抓住亮点,这款积木的多个面上分别印着汉字、中文数字,还有动物图案,属于一款幼儿学中文的益智玩具。

在加拿大,很多华二代的英文水平比同龄人只好不差,中文就听天由命了。几乎所有华二代,都有上普通话班的经历。可多数人只是消极学习,有人干脆逃课。老师也说,这个行业的存在是家长的执念,不是学生的意愿。华二代抱怨,身为华人,已经贴上了“书呆子”的标签,上各种补习班。为什么还要再牺牲周末,学一门语言?
上世纪80年代末移民加拿大的Julia表示:当年,她把儿子送进普通话班,可无论怎么和他说中文,都是用英文回答。后来升学压力加大,普通话班无疾而终。尽管她的儿子毕业后工作薪水都不错,但中文也全部还给老师,一句讲不出来。作为家长,她真的尽力了。社会环境是现实的,会了是锦上添花,不会……也只能是一声叹息。

小A在中餐馆打工时,看到10个华裔模样的年轻人中,大概7个直接说英文,2个掺杂一两个中文词,1个说中文。一位华裔女孩指着“馅饼”两个字,问小A要“葱油饼”。还有一个用英文要香菜,转头和女伴讨论,“香菜中文怎么说”?女伴说“不知道”,对话结束。当然,不说的人也未必就是完全不说中文,可能只是不习惯或不愿意开口。
中文学得好的华二代,一是有父母督促;二是有语言天赋;三是持之以恒。其实,华二代的母语是英语,中文是外语。当然,看待华二代学中文,要有平常心,不应因其有华人面孔,就以“中国人”的标准要求。
华二代学不好中文,有几层原因:
其一,中文确实不好学。中文的声调就是巨大的障碍,数不清的同音字、形似字,以及语音和书写的脱钩,对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是老大难。不要说加拿大,即便是国内或香港国际学校的华人学生,对中文的读写也犯难。

华二代常说自己“中文不好”,这不是谦虚,可能恰恰是实情。觉得“石榴”是“十六”,“激动”是“鸡在动”, 把“银行”看成“限行”……不是笑话,是真实发生的例子。
第二,没有语境和动力。只要出了家门,大家都用英语交流。中文限定在日常生活的一般对话和与家人的简单沟通中。不以中文读书和写作,不用中文阐述复杂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是社会的原因。
第三,身份认同困惑。白人们通常不会面对“你是哪里来”的质疑,而华二代却永远被问“你是中国人吗”?在加拿大,除了原住民,大家都是移民,不过是先后问题。可为何只有华人或亚裔有这种“特殊待遇”?这时英文成了宣示“我是加拿大人”的有力武器,中文不是加分反是负担。

通过中文找回另一种身份和另一个世界,是父母的理想和情怀。可如果不影响生存就业,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抛开语言不谈,潜移默化之下,华二代也有诸多华人特征,如勤奋刻苦、重视家庭等,华二代以此为荣。可他们是加拿大人,把“华裔”和“中文”划等号,恰恰是华二代最抗拒的。
关于孩子学中文,很多华人移民也说了自己的看法和亲身经历:

Source : https://www.sohu.com/a/309529710_245854
声明:
1.本网站所发布内容,凡未注明“原创”等字样的均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除本平台独家和原创,其他内容非本平台立场;
3.如千辛万苦未找到原作者或原始出处,请理解并联系我们;
4.文中部分图片源于网络。